我國是名副其實的自行車大國,但并不是自行車運動的強國。在環法等世界頂尖的公路自行車賽上,有過計成這樣的中國車手完賽,也出現過捷安特這樣的有中國元素的車隊。但何時才能有完全中國元素主導的車隊出現在三大環賽?何時能出來一個代表中國自行車運動的全民偶像?中國自行車運動體制陳陋,中國車企對中國自行車運動缺少積極性,“發展中國本土的自行車運動,是倒逼企業轉型、轉市場的最好方式之一”。
本文作者:禹唐體育特約專欄作家 房學峰
跟著參賽選手“騎闖天路”,感動很多、想法很多,一有了想法就趕緊在手機有信號的地方查資料,結果查到這么一句話:“電動自行車做好了,我國才能做世界自行車強國”。
中國自行車行業協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自行車產量為8305萬輛,自行車整車出口首次突破6000萬輛大關,出口額超35億美元。這就是說:就自行車產量、銷量、保有量而言,中國絕對是首屈一指的“自行車王國”。
但幾天來我卻有這樣一個感受:并非如自行車行業人士所說,“ 出口是釋放產能,倒逼企業轉型、轉市場的最好方式”,而是應該這樣說:“發展中國本土的自行車運動(或者鐵人三項等相關運動),是倒逼企業轉型、轉市場的最好方式之一。”
對此我有三點假設--
假設一:完全中國元素主導的車隊,何時才能出現在三大環賽上。
在環法、環意、環西等世界頂尖的公路自行車賽上,有過計成這樣的中國車手完賽,也出現過捷安特這樣的有中國元素的車隊。但我認為這樣還不夠,還應該爭取讓有中國運動員成為主力戰將的(至少是主力之一)、完全中國內地品牌冠名的(而不是捷安特這樣的臺灣品牌)、使用中國產裝備的車隊參加各大環賽。
在這方面,哈薩克斯坦的阿斯塔納車隊值得中國企業尤其是國企學習,雖然該隊丑聞不斷,但當初哈國幾大國企的聯手,確實使他們國家的新首都迅速為世人所知,該隊的車手也贏得了從環法總冠軍到奧運會金牌在內的各種榮譽。和哈薩克斯坦相比,我覺得只會玩兒足球俱樂部的中國土豪的“土”名實相副,當土豪中的一位染指自行車相關產業鐵人三項之際,咱們大伙兒的各種驚呼,又顯得咱們大伙兒有點兒“土”……
假設二:“騎者英雄”何時成為大眾偶像和中國自行車品牌的形象?
中國車企普遍重視國際市場,而較少發力國內市場,中國自行車運動的陳陋體制,又限制了中國車企更積極地進入中國自行車運動。而我隨行“騎闖天路”的體會是:塑造中國自行車的運動明星和明星車隊,這才是中國自行車行業的正道。他們不一定是奧運會冠軍(雖然我非常看好鐘天使在明年奧運會上的奪冠前景),完全可以是劉星宇那樣的“騎闖天路”的民間英雄。
說到奧運會,我還想重復一下倫敦奧運會前的一個觀點:自行車已經是奧運會上僅次于田徑和游泳的第三大項,媒體完全應該給予更大的關注,比如說一定要預定明年奧運會自行車比賽的現場評論席--鐘天使(或者她和宮金杰、郭爽)一旦奪冠,即使不是2016年最有意義的金牌、也肯定是最有意義的金牌之一。
假設三:“騎者”與“跑者”、“泳者”各得其所、各擅其美的那一天何時到來?
在世界范圍內,自行車與路跑、游泳一樣,同為愛好者最廣的參與型運動,中國大眾體育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一定得是三者各擅其美的時候。其中,中國的四億輛自行車中為數最多的“代步型車”,或許正處在更新換代為“運動型車”或“競賽型車”的前夜。
既然這種前景是可期的,就要夸夸某位不久前出手大手筆的土豪了,他把三者一勺燴了……
這些假設或許很快就不再是假設了,數據表明:2014年代表自行車高端產品的競賽型自行車、山地自行車的出口大幅增長,前者的漲幅更高達128%--世界如此,中國將會怎樣?
當然了,我不能不在此遺憾地指出:說出“電動自行車做好了,我國才能做世界自行車強國”的那位人士,偏偏是中國自行車行業的掌門人馬中超先生,他關于自行車行業的所有言論,似乎都和自行車作為體育運動載體的情況無關……
——————————————————————————————————————————
房學峰:資深電視人,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首席策劃,中國體育的活字典。
本文系禹唐體育“房學峰專欄”文章,轉載需注明“本文轉自禹唐體育,作者:禹唐體育特約專欄作家房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