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美國大片《壯志奪鏢》在電影中了描繪了騎行的策略與戰術。拋開凱文·科斯特納年輕時的俊朗形象不談,其中對歐洲騎行的描繪使得這部電影本身也值得一看。
那時候,美國的職業騎行還有待生根發芽,而蘭斯·阿姆斯特朗也僅僅是個在德克薩斯街頭一邊玩耍一遍憧憬未來的孩子。反倒是電影中的魅力男子,是打扮時髦、姿態動人的歐洲騎手
在那之前,職業騎行明顯是一項風靡歐洲的運動。像馮斯托·科比、雅克·安科蒂爾、艾迪·梅爾克斯等都曾是引領騎行浪潮的英雄與偶像。而另一位騎手米格爾·安杜蘭,則是電影中描繪的典型歐洲騎手。
作為環法大賽的五冠王,在安杜蘭在騎行生涯中他往往被描繪成從工人階級家庭中走出來的典型,而騎行則是他擺脫在西班牙納瓦爾地區務農的途徑。即使還有許多來自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的同樣優秀的選手,安杜蘭這樣的選手可謂百里挑一。
車隊管理的心機
如果說《壯志奪鏢》在電影中描繪了騎行原有的狀態,那么它同樣也預示了騎行的未來發展。在電影中,很多鏡頭由7-11職業車隊的騎手真實出演。后來,7-11車隊突然變成了奧運冠軍車手吉米·奧屈維茨組建的摩托羅拉車隊。不久后,蘭斯·阿姆斯特朗在1992到1996年期間為摩托羅拉車隊效力,于是奧屈維茨也成為了阿姆斯特朗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領隊。
奧屈維茨與阿姆斯特朗聯手為騎行帶來了新的發展方案——即減少車隊中西班牙農民出身的人數,同時增加美國車手。他們采用的策略類似于企業程序,而這些已經開始徹底改變職業騎行。
在阿姆斯特朗、奧屈維茨等人的影響之下,接觸了騎行的上班族很快被這項運動所吸引。華爾街的威爾曼、里德·阿爾伯格蒂、瓦內薩·奧康納等人在出版的書中闡述了騎行運動在美國如何被接納、以及它如何成為美國商業的縮影。騎行既是一項緊張激烈的運動,在滿足了美國的白領高管們強身健體的需要的基礎之上,同時也融合了強有力的戰略與戰術。
奧運效應
隨著騎行在美國的發展,英國人對這項運動的熱情也逐漸高漲起來。最初取得的成就中,最典型的當屬2004年雅典奧運會,在那之后英國的自行車銷量飛漲。隨后天空車隊橫空出世,他們不僅革新了這項運動,而且還成為了英國體育觀眾以及騎行愛好者關注的焦點對象。
在英國人的心目中,引領新浪潮的既不是來自歐洲大陸的“農民”,也不是美國的白領高管。相反,他是來自英格蘭北部的紋身男弗雷德·佩里(英國著名網球運動員)。雖然佩里在十年職業生涯期間深入人心,但是當布拉德利·維金斯接連贏得了環法冠軍與2012年倫敦奧運會金牌時,騎行運動在英國開始平步青云。
如果把阿姆斯特朗比喻成美國白領的代表人物,那么維金斯則可以被譽為騎行中的“貝克漢姆”。維金斯愛聽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音樂,喜歡收藏筆挺的西裝,再加上擁有一個相親相愛的家庭,他對于眾多英國男性來講,是能夠集時尚、叛逆、家庭生活、以及高光表現于一身的新世紀的偶像。
騎手出身工人階級、農戶家庭曾經是騎行的傳統,而現在道路上布滿了色彩亮麗的自行車,而騎行者也變成了身著騎行服的白領一族。一種被稱作MAMIL的車手已經出現,并且迅速在騎行運動中擴張開來。
所謂的MAMIL,是Middle-Aged Men in Lycra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指的是身著萊卡服裝的中年男子。這已經迅速演變成一種文化現象,已經被清晰地定義為騎行中的一個細分市場。他們穿著光鮮的車隊騎行服,服裝上打著華麗的贊助商的名字,所騎的自行車價格高達4千英磅。
部分文化評論者已經把騎行比作新型高爾夫,就像成群結隊的男子從球道間穿行,然后向果嶺飛奔而去。雖然現在高爾夫比騎行更時尚、且更具競爭優勢,但是騎行中健康、福利等元素以及團隊所帶來的信心,也難以讓高爾夫顯得更勝一籌。而且,在新世紀到來以后,有一種清晰的跡象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追求身體的極限,而不是沉溺于高爾夫球場。
騎行大叔(MAMILs)也成為了市場追逐的對象,因為他們在自行車上的投入足以讓普通人購買一輛家庭用車。像徠卡服裝、碳纖維頭盔、車載電腦等都為騎行產業做出了諸多貢獻,目前騎行大約已經為英國帶來了29億英鎊的經濟貢獻。
在2015年的環法自行車賽中,英國人克里斯多夫·弗羅梅一直在賽事中領騎,美國騎手特耶·范·加德蘭給弗羅梅緊追不舍,不過后來遭遇了突然退賽。2015年的環法對觀賽的MAMIL來說可謂猶如夢幻。照此來講,像碳纖維輪胎生產商、能量棒供應商等品牌很可能會賺的盆滿缽滿。
很多男人都對跑車夢寐以求,希望到中年之時能得到一輛高功耗的跑車,但如今這可能已被自行車取代。從這點可以看到騎行能夠帶來的環境效益。同時騎行還有利于騎手的健康,騎行也不像高爾夫中的“第19洞”那樣堆滿了雪茄、威士忌。因為MAMIL們為了控制身材喝的都是功能飲料,吃的也都是瓜果蔬菜。
盡管有人可能會感慨騎行的遺產與傳統正消失殆盡,不過目前的騎行的發展軌跡也正如奧屈維茨等前輩最初設立的那樣。的確,隨著時間的推薦,越來越多的資金流入體育界,而且人們對越來越主動地追求積極的生活方式,想必科皮、安科蒂爾時代的那種粗狂、質樸的騎行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本文來自西蒙·查德威克教授,世界體育營銷大師解讀將于1月28日晚8點舉辦,點擊這里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