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場館是進行體育鍛煉和比賽的場所,是體育賽事運營的重要載體,也是體育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近幾年來,體育場館數量規模雙線增長。我們預計,2025年我國場館運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約人民幣3500億元。建議關注體育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場館運營市場。
大型場館:市場化、集團化多元運營,盤活存量
隨著制度的放開和政府的推動,民營資本的注入和市場化運營將會給體育場館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不僅僅是數量的增長,更重要的是如何盤活存量資源。未來體育場館將會呈現出市場化、集團化多元運營,必將進入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期。建議關注:
1、有豐富運營經驗的優秀場館運營公司。目前我國大型場館的絕對數量并不少,但是場館經營效率不高,通過商業化手段提高場館運營效率是關鍵。
2、優秀的職業俱樂部。我們相信我國的職業聯賽將會在未來3-5年進入發展的快車道,這將為俱樂部主場帶來更多的門票、廣告、贊助和冠名等收入。
3、冬奧會概念相關的體育場館產業鏈上下游優質公司。2022年冬奧會將會帶動北京和張家口及其他地區冰雪項目的場館需求。
健身場館:需求帶動井噴式發展
我國體育人口的快速增長導致對健身場地的需求迅速擴張,公共健身場地的供給不足給商業健身行業帶來巨大商機。我國目前健身房的數量在5000個左右,僅僅是美國的1/6。未來幾年,我國健身場館市場將由需求帶動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建議關注:
1、場館建設專家介入體育產業的預期。隨著中國經濟的進步,人們對健身場地的需求迅速擴張,公共健身場地的供給不足給商業健身行業帶來巨大商機。近年來,我國健身產業發展迅速,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我國健身場館由需求帶動數量將爆發式增長。在場館建設方面,擁有多年拿地、建設和設計經驗的房地產公司,如恒大地產等將具有先天優勢,推薦關注此類公司對體育產業的介入。
2、提供差異化個性化服務的健身場館運營商或綜合性服務提供商。目前我國的健身房同質化嚴重,并不能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要,未來專注細分市場,提供個性化差異化服務的專業運營商以及綜合性服務提供商將成為主要趨勢。建議關注大型專業化健身連鎖機構中體產業旗下的中體倍力等。
3、“互聯網+”概念的場館運營企業。優秀的“互聯網+”公司,不但可以提高體育健身產業的效率,更會加速體育行業的大眾化進程。在逐漸激烈的互聯網競爭中,建議關注有強大用戶基礎、較強的用戶粘性、盈利模式可期、有一定的技術壁壘的互聯網+體育公司。如擁有“動樂”的智美體育。
本文轉載自投資快報,原標題:體育場館運營市場 未來會有噴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