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李寧公司宣布2017年中期業績,財務表現持續向好,上半年營業收入達 39.96 億元,同比上升 11%,毛利率升至 47.7%,凈利潤達到1.89億,同比上升67%,呈現加速復蘇的態勢。
微觀運營層面,李寧公司“精耕細作”的特質日益明顯,同店銷售實現中單位數增長,新品售罄率上升4個百分點,渠道存貨水平保持穩定。
作為先行指標的訂貨會訂單,連續15個季度錄得按年增長,最近一期簽訂的2018年第一季度訂單按年錄得高單位數增長。如果持續保持11%的增速,以2016年80億的營收為基數,有望2018年重新回歸百億體量。
發布會上,李寧本人以及公司CFO曾華鋒表情輕松,不過,恢復元氣后的李寧公司,風格日漸務實,穩健、審慎、追求合理良性的增長,開始成為經營的主基調。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有三個信息可以印證:
渠道有保有壓
李寧公司繼續調整渠道,2017年上半年,策略性地關閉低效、虧損門店,銷售點數量凈減少111個,同時,采取細化品類主導店鋪,拓展400-500平米的高效大店的策略,致力于提升單店店效和盈利能力。
曾華鋒透露,預計李寧主品牌將凈減少200-300家門店,增開100家左右李寧Young童裝店,店鋪總數下降100-200家。
同時,李寧在電子商務的精準數字運營上加大投入,將趨勢預測體系應用到商品規劃與組貨、供應鏈提速的協調與整合、更精細化的精準運營等領域中。2017年上半年,李寧電商業務保持較高效的運營效率,收入同比增長 58%,預計全年營收占比將達19-20%左右。
開源不改節流
由于渠道合作伙伴業績整體呈穩定上升趨勢,應收貿易款項回收大幅增加,李寧公司現金流情況大幅改善,2017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之現金凈額為5.89億元,截至6月底,公司持有23.65億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較去年同期凈增加 4.11億。
加之高達5.68億的可轉債已經轉為股票,李寧公司的負債大為降低,去年上半年支出利息6748.2萬,今年轉為收入800余萬。可以說,財務狀況處于近年來難得的闊綽。
饒是如此,支出方面,除了薪酬開支因新業務增長略快外,廣告、市場推廣、差旅等費用支出均進行嚴格的控制,且沒有恢復派息。
試錯新業務
復蘇狀態的李寧公司開始新領域進行投資,實現品牌組合多樣化。2017年上半年,Danskin品牌細化產品線,主打時尚運動、純時尚以及芭蕾舞系列(Dance),預計2017年第四季開設3至5個銷售點,聚焦在超大城市具有影響力的地標性商場。
休閑運動的快時尚品牌彈簧標保持定位,品牌以成熟商場為主要目標進行市場拓展,并繼續優化產品,已經在北京、上海、合肥、大連及青島等城市開設銷售點8個。李寧 YOUNG 在全國14個省份開設約20個銷售點,并集中于北方區域。
三塊新業務尚處于孵化階段,全年預計將虧損9000余萬,李寧本人表示,“合理及謹慎地運用資源探索新業務機遇及市場潛力,在產品和商品計劃上,新業務都會進行市場測試,探索新生意,團隊要以審慎的保守、嚴謹的聚焦,加快學習,追求結果導向。”
這家體育公司的潛力不只是新業務,公司核心品類籃球和運動時尚(分別占零售流水的22%和16%)上半年增長僅為5%和2%,在回答《21CBR》記者提問時,李寧本人認為,兩大品類需要新的方法論以拓展生意。
李寧強調,以產品、渠道及零售運營能力為依托打造李寧式體驗價值,會是未來持續的主題。誠然,公司已恢復元氣,但是,轉型多年后的李寧,更見沉穩。
本文轉載自21世紀商業評論,圖片除署名外均來自網絡,原標題:坐擁23億現金不忘省錢,緩過來的李寧真變了